新版良好農業規范GAP國標有哪些新增條款?
已有187人閱讀此文 - - - Pet Coach新版的《良好農業規范》標準GB/T 20014,自2015年8月1日起實施。同時周繞GAP良好農業規范標準的宣貫也正式開始。國家認監委要求各認證機構對新申請的GAP良好農業規范的企業及已獲GAP企業的認證活動均需依據新版GAP實施規則執行。
那么,新版標準有何變化呢?新版良好農業規范系列標準共分19部分,除原有類別外,又增加了花卉、煙葉和蜜蜂等類別,認證產品的種類也相應增加。
1、GB/T 20014.2-2013,4.8 食品防護
食品防護的對象是生產過程各階段的人為蓄意污染風險。鑒于近年來頻繁發生的由于食品防護不到位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新版標準增加了食品防護要求。明確提出應識別從農場生產至農產品處理過程中的所有相關食品防護風險因素,針對識別出的風險因素進行風險評估,并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制定相應的食品防護計劃。
2、GB/T 20014.2-2013,4.9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狀態
注冊號由13位數字組成,是生產者身份的唯一標識。在初次申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時,由認證機構為生產者在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中申請獲得。生產者最終如果能夠通過認證,注冊號將出現在生產者的認證證書上。為避免注冊號被誤用,生產者應與其直接客戶簽訂合同。同時,為充分實現產品追溯和追蹤,新版標準要求申請人為其所有的銷售文件(包含發票、收據等)標注認證狀態。
3、GB/T 20014.2-2013,4.11可追溯性與隔離
平行生產指在同一農場中,不同的生產管理(或產品處理單元)同時生產相同或難以區分的認證或非認證產品的情況;平行所有權是指農業生產經營者(或組織)生產某一認證產品,同時外購非認證的同一產品的情況。如果生產者存在平行生產(或平行所有權)的狀況,則應在申請時明確并在中國食品農產品信息系統中注冊。為避免證產品的相互混淆,新標準要求生產者采取措施,充分保證產品的追溯與隔離。
這些措施包括建立有效的產品追溯體系、標識系統、配送程序與作業指導,記錄所有認證和非認證產品的銷售信息、出入庫信息及投入產出比例等。
4、GB/T 22014.3-2013,4.8.11施用非肥料和非植保產品物質
作物生長過程中可能會施用的非肥料和非植保產品物質包含自制植物生長調節劑、土質改良劑以及自制的植保產品(如自制石硫合劑)等,由于這些物質的使用可能會對產品的安全性帶來影響,因此,新版認證標準增加了使用這些物質時的記錄要求。
5、GB/T 22014.5-2013,4.3.2植保產品施用水水質
植保產品配置用水對于農作物的食品安全同樣重要。對某些作物而言(如蘋果),因灌溉用水并不與果實直接接觸,而植保產品配置用水會與果實直接接觸,這種情況下, 植保產品配置用水的水質要求要高于灌溉用水。因此,新標準增加了對植保產品配置用水進行風險評估的要求,評估內容包含水源、植保產品種類、施用的時機和施用部位等。
6、GB/T 22014.5-2013,4.3.3施肥
新版標準明確提出,有機肥應作為基肥以及催芽肥使用,在發芽后不應使用。目前部分歐盟國家(如德國)對部分農產品(如菠菜、生菜等)存在硝酸鹽殘留限量要求,為基準比較需要,新標準增加了硝酸鹽控制要求。如果農產品消費地對硝酸鹽有殘留限量要求,則生產者應控制氮肥特別是硝酸態氮肥的使用,并在必要時實施產品檢測。同時,鑒于近年來多發的果蔬產品微生物污染事件(如2011年德國的毒黃瓜事件),而有機肥的使用是造成微生物污染的途徑之一。
7、GB/T 22014.5-2013,4.3.4采前檢查
接近采收期時過多的動物活動也有可能對農產品帶來潛在的微生物污染風險,因此,新版標準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如果基地臨近村莊,或者野生、家養的動物在基地內出現的頻率較高,則生產者應采取措施減少動物活動可能對種植區域造成的污染,必要時應立緩沖帶、物理隔斷和圍墻等。
8、GB/T 22014.5-2013,4.4.1.11溫室生產
新標準增加了溫室生產情況下建立溫室玻璃及透明塑料處理程序的要求。農作物的設施栽培或溫室生產也可能會涉及到玻璃和透明塑料的使用,同農產品處理過程一致,采收過程中在這些場所發生的玻璃破碎或者透明塑料缺失事件也可能會對食品安全帶來風險。
以上是《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實施規則》(編號:CNCA—N—004:2014)的一些變化,有需要這份規則的原件,也請到國家認監委網站下載。
下載地址可以:點擊此處
【QQ:16654279】